您现在的位置:

食疗养生 >> 正文 >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坐骨神经痛医案、配方

坐骨神经由L3~S3神经根组成。按病损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两种,前者多见根性坐骨神经痛病变位于椎管内,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见,其次有椎管内肿瘤、腰椎结核、腰骶神经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经痛的病变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经行程上,病因有骶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臀部外伤、梨状肌综合征、臀肌注射不当以及糖尿病等。本病男性青壮年多见,单侧为多疼痛程度及时间常与病因及起病缓急有关。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根性症状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大腿后、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髋、膝关节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 Kernig征阳性(病员仰卧,先屈髋及膝成直角,再将小腿上抬。由于屈肌痉挛,因而伸膝受限而小于130度并有疼痛及阻力);直腿拾高试验( Lasegue征)阳性(病员仰卧,下肢伸进、患肢上抬不足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干性症状起病缓急也随病因不同而异。如受寒或外伤诱发者多急性起病。疼痛常从臀部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行走、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时疼痛加重。压痛点在臀点以下, Lasegue征阳性而 Kernig征多阴性,脊椎侧弯多弯向患侧以减轻对坐骨神经干的牵拉。北京军海癫痫病医院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贼风候》中对本病证候作了明确描述:"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卒无热”唐宋时期,治疗方法有较大的拓展,除内服药外还广泛采用针灸、药酒、膏摩等法,宋代又扩充虫类药物,使疗效进一步提高。至金元时期,将本病另立痛风一名,对病因病机作了较深人的探讨明清时期,认识更趋深入,特别是清代王清任提出的血瘀致痹的观点,及所创制的身痛逐瘀汤,对现代医家仍有重要的影响。

【临床应用】

李氏近几年运用身痛逐瘀汤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3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组共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6岁,平均为52.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8年,平均2年1个月。其中腰肌劳损者3例,腰椎骨质增生者25例,腰椎间盘突出者5例,坐骨神经炎者2例。结果,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腰腿活动功能恢复正常,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者)24例,好转(腰腿疼痛明显减轻,腰腿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者)9例,无效(用药治疗半个月以上,症状无明显好转者)2例。总有效率94%以上。

唐氏等1998年5月~2005年6月以来采用自拟姜附身痛逐瘀汤内服外敷,联合腰椎硬膜外穿刺给药治疗急重症根性坐骨神经痛77列,临床观察疗效较好。77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例,其中男5例,女27,年龄28~65岁,病程8小时~121天,均有典型的急重症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经X线摄片或腰椎CT扫描确诊为腰椎间盘膨出、突出及腰椎退形性病变。治疗方法,姜附身痛逐瘀汤:炮姜、制乌附片、秦艽、香附、川芎各15g,桃仁炙甘草、没药、五灵脂、牛膝、地龙、当归各10g,桂枝9g,大便千加大黄9g,红花7g,每日1剂,每剂水煎取汁300mL,分3次服,药渣无菌布包热敷、S1椎体部位,环桃穴。2周为1个疗程。西药配方2%利多卡因针5mL,维生素B12针500mg,维生素B1针100mg,维生素B6针100mg,布比卡因针15mg,泼尼松龙针75mg,芬太尼针0.4mg,氟哌利多针5mg,0.9%生理盐水100mg。治疗结果,本组77例患者,治愈53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68.83%,随访1~5年无复发。

梁氏等1994年5月~1996年5月,运用补阳还五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40例,获较满意疗效。所治病例均为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包括首次发病及经其他药物多次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停药即复发者。治疗组40例,其中男33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67岁发病时间最短20天,最长12年。对照组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3岁,发病量间最短18天,最长11年2组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无显着差异。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5%,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率15%,有效率75%。

袁氏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特点,先辨病因,以确定其病性,再从病势演变的速迟、正气的盛衰辨虚实,将坐骨神经痛分为四证施治,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基本方:秦艽15g,制没药10g,川芎10g,桃仁6,红花10g,羌活10g,当归20g,香附10g,牛膝6g,地龙10g,五灵脂10g,甘草5g本方用意在于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以祛风除湿。

风胜证:以风邪偏胜为主。症见腰痛连及患侧腿脚,呈阵发性或电击样放射痛,伴全身恶寒、发热,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活动不灵,脉浮缓,苔薄白。此证风与寒湿相合,邪气聚结,气血运行不畅,故疼痛发作。痹阻日久,关节失其气血濡养,故运动不灵。在施治中,以和营活血,祛风通络为主。则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用基本方防风10g,威灵仙10g,海风藤、桑寄生各10g,病长日久,疼痛剧烈加全蝎3g,蜈蚣2条。

寒胜证:病较急,有腰腿受寒史。其症为腰腿疼痛拘急,遇寒则甚,得热则舒,小便清利,苔白滑,脉沉紧。此证名见于体质虚寒者,由于肝血不足,气血虚亏,则易为寒邪所袭,痹阻经络,气血不通则痛。治宜温经通络为主。用本方加桂枝10g,附子8g湿胜证:起病缓慢,以腰腿酸痛伴有下肢牵涉疼为主,每逢阴雨或劳累时症状加重,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利,疼处不移。苔白,脉濡滑。此证为湿胜重浊黏腻,故疼痛不移肢体沉重。湿邪阻滞气血运行不利,肌肤失其濡养,故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滑,均属湿象。治宜祛湿通络为主。用本方加薏苡仁10g,苍术10g屈伸不利者加木瓜10g,续断15g,丝瓜络10g

气血瘀阻证:此证多见于弯腰搬重物或跌扑扭挫腰部所致的腰脊劳伤,而致筋出槽错缝,血瘀阻滞经络不通而痛故痛随伤起,而出现腰强直痉急。继而逐渐向下肢放散。轻者腰腿痛隐隐,重者疼如针刺,腰呈板状,弯腰困难,腰部压痛明显并向下肢放射久病舌见瘀点或瘀斑,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用本方加水蛭6g,穿山甲10g,土鳖虫5g,路路通10g。年老体虚者加党参15g,黄芪20g,白术10g配合推拿理筋手法,病程短,疗效高。

张氏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收到较好的效果。本组患者共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病程半年以上者12例,1年以上者13例。病例均经西医诊断并用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无显效,或停药后复发。治疗效果,服药时间最长者32天,最短者7天。疼痛完全消失,恢复病前的工作强度和劳动,评为痊愈者20例,占80%;恢复原来的工作和劳动,但仍有轻微的疼痛,评为显效者3例,占12%;腰腿疼痛缓解,但腰腿仍有一定障碍,评为好转者2例,占8%赵氏等5近年来运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82例,取得满意效果。本组82例中,男性58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9岁;病程半年以内者32例,0.5~1年者29例,1年以上者21列。82例患者均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方药组成:牛膝30g,地龙25g,桃仁、没药、五灵脂各20g,当归、川芎、香附、秦各15g,红花、甘草各10g。偏寒者加附子10g(先煎),细辛5g;偏热者加知母25g,忍冬藤30g;挟湿者加苍术、蚕砂各1g;病久体虚者加补骨脂、川断各20g。治疗结果:痊愈62例,显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有效病例中服药时间最短者12天,最长者72天。全部病例在治疗期间均未使用其他药物。

李氏等利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37例患者中,男21例,女16例最大年龄85岁,最小年龄23岁;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半年,其中原发性疼痛11例。37例中治愈30例(占81%),好转5例(占13.5%,)无效2例(5.2%),总有效率为94.6%。少数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即可见疼痛减轻或消失,但多数患者均为2个疗程以上,2例无效者均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李氏7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50例,现报告如下。49例均为1999年2月~2004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坐骨神经痛患者。其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4岁,平均47岁,其中40~60岁38例,占77.55,40岁以下11例,占22.45%;病程最短者7个月,最长6年,平均约2.9年本组49例,治愈27例,占55.1%;显效14例,占28.57%,好转5例,占10.2%,无效3例,占6.12%,总有效率9.88%疗程最短25日,最长2个月,平山东那个医院能治癫痫均39日。

姚氏等近年来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58例,取得较好疗效。本组58例患者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30~58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4年。全部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特点与体征,表现为腰骸部疼痛,单侧沿坐骨神经走向疼痛,下行性疼痛,麻木感,行走不利,直腿抬高试验(+)其中有50例患者经腰椎CT检查有腰椎间盘突出,8例患者经腰椎X线摄片示腰椎骨质增生。治疗方法:常规卧床休息,全部病例以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桃仁10g,红花5g,川芎10g,秦艽10g,羌活10g,煅没药6g,当归15g,五灵脂10g,香附10g,牛膝15g,地龙10g,甘草6g,伸筋草10g,鸡血藤15g。随症加减:腰腿冷痛者加制川乌3g,制草3g,威灵仙15g;湿重者加苍术10g,防已10g;下肢麻木明显者,加豨苍草10g,路路通10g;肾虚,腰膝酸软乏力,夜尿频多者加枸杞子15g,杜仲15g,淫羊藿15g每日1剂,水煎2次,将药液兑匀,每次服300mL,每日2次。治疗结果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10例;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体征明显改善,停药后症状稳定)23例;有效(疼痛减轻,体征有所改善)20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5例,总有效率91.38%。

【病案举例】

1.武某某,男,70岁。1995年6月2日初诊。主诉左下肢后外侧持续性疼痛4年。加重半年。患者4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腿部持续性疼痛,经用中药百余剂,针灸以及多种西药,局部封闭等,效果不佳。至半年前,沿坐骨神经出现放射性针刺样疼痛,不能下地活动,致夜眠不佳。直腿抬高试验小于30度,腰椎片提示:L3L4椎间隙变窄,L2、L3、L4椎体侧缘可见骨质增生。诊断为"坐骨神经痛”,予以活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以身痛逐瘀汤加减处方:秦艽15g,川芎15g,桃仁10g,红花10g,乳香1g,没药10g,五灵脂15g,香附15g,牛膝10g,地龙10g,当归10g,羌活10g,三七5g(研末冲服),穿山甲15g(先煎)。服第1剂后,左腰腿部疼痛即见明显减轻。

7剂后疼痛大减。再进19剂后,疼痛麻木完全消失嘱其再服14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未曾发作。51

2.患者,李某,男,32岁,农民,1995年8月10日初诊。云1995年5月下旬劳动后大汗用冷水洗澡当夜无感觉,次日即右腿疼痛不能伸直,活动时疼痛加剧,当地医生用穴位封闭,口服泼尼松、水杨酸钠等治疗月余,疼痛虽有缓解,但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停药半月后、

即疼痛如初,遇冷用力时疼痛加剧,睡眠时常需左侧卧,并将左下肢蜷曲方可入睡,睡梦中常因右下肢位置变化而疼痛致醒。查腰骸关节等处无红肿,亦无压痛,明显跛行,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X线腰骸椎片、骨盆片无异常,白细胞7.8×10/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红细胞4.6×10/L,血沉10mm/h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象弦细涩。证属体虚、寒湿凝滞经络之痹证。治拟补气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止痛。方用补阳还五汤癫痫饮食合身痛逐瘀汤加减:黄芪45g,当归尾12g,赤芍12g,川芎9g,红花9g,秦艽12g,没药9g,独活10g,牛膝20g,甘草6g,鸡血藤30g,三七末2g(冲服)5剂水煎服,口服维生素B10mg,3次/日,肌内注射维生素B210mg,1次/日复诊,服5剂后,疼痛明显减轻,步态平稳,舌质转红,上方去三七末,续服5剂。三诊,疼痛解除,步态稳健,舌质正常,舌苔薄白,脉趋缓和,基本上已告痊愈,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疼痛未再复发,可胜任一切体力劳动52

3.患者,男,49岁,农民,1995年7月3日初诊患者腰腿痛间断发作半年,因过劳疼痛加重,腰以下剧痛,并向右下肢放射,不能行走2天,经县医院查腰椎片,示腰推增生,CT片诊断神经受压变形,建议住院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带西药布络芬、去痛片、维生素B等药回家口服,次日疼痛如故。检查右下肢不能抬举,坐骨神经压痛明显。诊断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处方:牛膝、威灵仙各20g,秦艽、羌活、当归、乳香、没药各9g,地龙、川芎、生甘草、白芍各6g,伸筋草10g。水煎服,每日2次,服2剂。次日家属来告,服药后疼痛大减,已能下床活动,继原方开药3剂。服3剂后,病人已能骑自行车来院就诊,继服5剂而愈,至今未复发。54

4.赵某某,男,部。1982年3月2日初诊,自述腰腿疼痛已2年,半月前因受凉而诱发病情加重。现腰部冷痛,且沿右大腿之后侧,小腿外侧呈放射性疼痛,右侧L4、L腰椎棘突旁及委中穴处有压痛,腰部活动受限,右腿直腿抬高试验(+),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弦。审脉证,该患系寒湿之邪客于经络,致气血阻滞,不通则痛,诊为坐骨神经痛。治宜散寒止痛,活血通络,以身痛逐瘀汤加味投之,药用秦艽20g,羌活20g,红花15g,桃仁15g,当归15g,川芎15g,牛膝15g,防风15g,没药10g,五灵脂10g,香附10g,地龙10g,每日1剂。

动自如,8剂后,人院时症状和体征消失腰腿疼痛大减,腰部活3剂后,疼痛减轻,原方加附片3g,再进5剂

5.唐某,男,40岁,工人,1998年10月5日初诊。1个月前因搬抬机器时诱发腰能部疼痛,并放射至左侧臀部及左下肢外侧,行走不利,不能抬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患者曾去医院行腰椎CT检查示:L4~L5腰椎间盘突出。查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沿左侧坐骨神经走向有压痛。西医诊断:坐骨神经痛。即予身痛逐瘀汤加路路通10g,赤芍10g服药2周后患者疼痛减轻,继服2周,上述诸症基本缓解,体征消失,但偶感腰部不适,续以上方治疗,2周后痊愈。嘱患者适寒温,免重劳,随访1年未再复发58

按:坐骨神经痛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其病因不外乎于风寒湿邪,但最终均以气滞血瘀,气血不通,阻碍新血生成致瘀;尤其是寒邪也造成机体气血不畅,寒凝而成瘀。选用身痛逐瘀汤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的作用,药用秦艽、羌活散寒除湿;红花、桃仁、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没药、五灵脂、香附行血止痛;更用牛膝引血下行,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散寒除湿之功

© http://yscp.xfypa.com  扁豆菜谱网    版权所有